行业动态

贝士特电气丨读懂温升限值,保障电气安全运行

发表于:2025.08.13

温升是指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,其部件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的差值,是衡量设备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。在电气系统中,电流通过导体或元器件时会因电阻损耗产生热量,导致温度升高,若温升过高,会成为威胁设备安全的 “隐形杀手”—— 它可能加速绝缘材料老化、降低导体机械强度、增加接触电阻,甚至引发短路、火灾等严重事故。因此,控制温升是电气设备设计、运行和维护的核心任务之一。

温升的产生与能量损耗密切相关。电气设备的损耗主要包括铜损(导体电阻损耗)、铁损(铁芯磁滞和涡流损耗)和机械损耗等,其中铜损是导致温升的主要原因,且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(焦耳 - 楞次定律)。例如,断路器触点在通过大电流时,若接触不良,接触电阻增大,会产生大量热量,导致触点温度急剧升高;变压器运行时,铁芯和绕组的损耗会使油温上升,需通过散热器散热。

不同的电气设备有不同的温升限值,这由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严格规定,通常与设备的绝缘等级相关。绝缘材料按耐热等级可分为 Y、A、E、B、F、H、C 等,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最高允许温度(如 A 级为 105℃,B 级为 130℃)。设备的温升限值等于最高允许温度减去环境温度(通常取 40℃),例如 A 级绝缘设备的温升限值为 65K(105℃-40℃)。若设备运行时的温升超过限值,绝缘材料会迅速老化,使用寿命大幅缩短,甚至当场击穿。

控制温升的措施贯穿设备的全生命周期。在设计阶段,可通过优化导体截面积(增大截面积可降低电阻,减少损耗)、选用高效散热结构(如散热片、通风孔)、采用低损耗材料(如高导电率铜材、低铁损硅钢片)等方式减少热量产生和增强散热。例如,母线槽采用密集型结构时,需通过合理排列导体和设置散热通道降低温升;动力控制柜则需根据内部元器件的发热功率,设计强制通风系统(风扇)或水冷系统。

在运行和维护中,需定期监测设备温升。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红外测温(非接触式,可快速检测表面温度)、热电偶测温(接触式,精度高,可监测内部温度)等。例如,巡检人员可使用红外热像仪对配电柜内的母线接头、断路器触点进行测温,若发现某点温升异常(如超过限值 10K 以上),需及时停机检查,排除接触不良、过载等隐患。此外,保持设备清洁也很重要,灰尘堆积会影响散热,导致温升升高。

随着电气设备向小型化、高功率化发展,温升控制面临更大挑战。例如,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高,散热空间有限,需采用液冷等高效散热技术;数据中心的配电柜因负荷密集,需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动态调节散热措施。只有有效控制温升,才能确保电气设备长期安全可靠运行,这是电气工程师和运维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。

159 6422 5511